2015年,县委、县人民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,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实施自治区党委、河池市委重大发展战略,强力推进“五大工程”建设,扎实开展精准扶贫,县域经济持续稳步发展。
一、综 合
2015年,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53.99亿元,增长7.6%。其中,第一产业实现8.76亿元,增长2.9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.1%,拉动经济增长0.47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实现25.8亿元,增长9.9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.5%,拉动经济增长5.6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实现19.43亿元,增长5.8%;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.4%,拉动经济增长5.6个百分点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4年的18.4:53.3:28.3改善为16.2:47.8:36。 2015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(GDP)14591元(现价),增长20%。

二、农业和农村经济
2015年,全年实现农、林、牧、渔及服务业增加值89182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3%,其中:农业增加值33103万元,增长4%;林业增加值5576万元,同比增长1.1%;牧业增加值37044万元,同比增长1.7%;渔业增加值11831万元,同比增长4.5%;农、林、牧、渔服务业增加值1629万元,同比增长9.5%。
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:
主要农产品 |
单位 |
2015年 |
2014年 |
比上年±% |
粮 食 |
吨 |
73368 |
74242 |
-1.18 |
其中:水稻 |
吨 |
18508 |
18639 |
-0.7 |
玉 米 |
吨 |
50731 |
52105 |
-2.64 |
薯 类 |
吨 |
2287 |
1869 |
22.36 |
豆 类 |
吨 |
1842 |
1629 |
13.08 |
烤 烟 |
吨 |
6 |
6 |
0 |
主要畜产品和牲畜存出栏数如下:
肉类产品产量 |
单位 |
2015年 |
2014年 |
比上年±% |
肉类总产量 |
吨 |
28653 |
28701 |
-0.17 |
其中:猪肉 |
吨 |
21803 |
22227 |
-1.91 |
牛 肉 |
吨 |
1628 |
1527 |
6.61 |
羊 肉 |
吨 |
2699 |
2584 |
4.45 |
其它肉 |
吨 |
232 |
230 |
0.87 |
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|
头 |
5.35 |
5.38 |
-0.56 |
猪年末存栏数 |
头 |
25.98 |
27.22 |
-4.56 |
羊年末存栏数 |
只 |
15.12 |
14.75 |
2.51 |
大牲畜年末出栏数 |
头 |
1.70 |
1.60 |
6.25 |
猪年末出栏数 |
头 |
29.56 |
30.19 |
-2.09 |
羊年末出栏数 |
只 |
19.03 |
18.21 |
4.50 |
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,农田水利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。全县农用化肥施用量(按折纯法计算)5800吨,农村用电量9012万千瓦小时,农药使用量134吨。全县耕地面积25318公顷,其中:水田5589公顷,旱地19729公顷。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840公顷。
三、工业、建筑业
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287753万元,比上年增长14%;实现增加值221808万元,同比增长12.5%。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5109万元,同比增长14.5%。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3203万元,同比增长12.8%。
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249万元,下降3.4%。
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:
产品名称 |
单位 |
2015年 |
2014年 |
比上年±% |
成品糖
人造板
中成药
水 泥
商品混凝土
发电量 |
吨
立方米
吨
吨
立方米
万千瓦小时 |
26779
75671
1646
348900
52440
1184439 |
28992
127298
1635
365730
95603
984780 |
-7.6
-40.6
0.7
-4.6
-45.1
20.3 |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2015年,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6979万元,同比增长8.4%,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0151万元,比去年同期下降21.5%,其中:基本建设投资53768元,同比增长6.8%;更新改造投资44816万元,同比下降45.1%;其他投资1432万元,同比持平;房地产开发8432元,比去年同期下降20.6%。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49913万元,同比增长8.8%。全年房屋施工面积486521平方米,同比下降1.4%。
在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(不含房地产),第一产业投资6638万元,同比增长199%;第二产业投资30755万元,同比下降63.1%;第三产业投资152326万元,同比下降2.8%。
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432万元,比上年同期下降20.6%。
五、商贸市场
2015年,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511元,同比增长9%,按城乡划分,其中: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09441万元,同比增长10%;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4071万元,同比增长6.6%。按行业划分,其中批发业37711万元,同比增长7.2%,零售业114890万元,同比增长10.3%,住宿业651万元,同比增长11.7%,餐饮业14494万元,同比增长12%。
2011年—2015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(单位:亿元,%)
六、财政、金融和保险
2015年,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7008万元,同比增长25.8%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032万元,同比增长25.9%,其中:国税31575万元,同比增长32.1%;地税19628万元,同比增长19.3%;财政组织收入5805万元,同比增长17.1%。税收收入累计48838万元,同比增长23.8%,占财政收入的85.7%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9111万元,比上年增长28.3%,其中: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076万元,同比增长8.1%;公共安全支出8573万元,同比增长42.2%;教育支出56683万元, 同比增长18.7%;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1948万元,同比增长35.6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607万元, 增长18.5%。
金融市场健康发展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0194万元,比上年增长25.6%。其中:住户存款余额378103万元,同比增长15%;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4128万元,同比增长132%;广义政府存款余额217952万元,同比增长31.6%。各项贷款余额393283万元,同比增长7.9%。
保险事业稳步推进。全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5.99万人,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.48万人,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.95万人,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.12万人,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.07万人,参加失业保险1.05万人,参加工伤保险1.17万人,参加生育保险1.67万人。
七、教育和卫生
教育事业健康发展。年末全县各级学校566所,其中:小学158所(含教学点292个),初级中学18所,高级中学2所,职业中学1所,学前教育95所(含民办幼儿园78所) ,特殊教育学校1所。年末专任教师总人数4001人,其中:小学2163人,初级中学938人,高级中学396人,职业中学52人,幼儿园429人,特殊教育学校23人。在校学生总人数84885人,其中:小学42685人,初级中学17022人,高级中学6704人,职业中学1849人,幼儿园在园人数16526人,特殊教育学校在校人数99人。
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。年末拥有卫生机构257个,其中:国有机构20个,社会医疗机构51个,村级卫生室155个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为2262人,卫生技术人员1633人。其中:高级职称34人,中级职称188人,初级职称405人,未聘专业人员31人。床位数1648张,其中:县医院床位数520张。2015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8.99万人,参合率达99%。
八、交通运输、邮电通信业
交通运输业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。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为8634辆,其中载客汽车6866辆(其中大型客车157辆,中型客车80辆,小型客车6507辆,微型客车122辆),轿车2890辆;货车1573辆。全年完成客运量354万人,客运周转量32084万人/公里;完成货运量546万吨,货运周转量39255万吨/公里。全县拥有公路里程1323公里,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,为本县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邮电通信业稳步增长。年末全县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0078万元,比上年增长38.4%,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322万元,同比增长24.6%,电信业务收入28755万元,同比增长39.1%。
九、全县面积、人口、人民生活、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
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50平方公里。
年末全县共有户籍户数132968户,户籍总人口468326人,其中:城镇人口93218人,乡村人口375108人,全县年末常住人口37.13万人。
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,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03元,同比增长10.5%。其中: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07元,同比增长7.2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28元,同比增长7.9%。在岗劳务人员平均工资56597元,同比增长46.8%。
社会福利事业稳定发展。年末全县有社会福利院(敬老院)16所,床位数370张,集体供养人数94人。
环境保护监测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,环境保护意识增强。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41.22吨,氢氧化物排放量59.81吨,烟(粉)尘排放量113.62吨,有污水处理厂1座,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95%,垃圾处理站1个;随着清洁能源使用率的提高,减少了我县全社会煤耗量,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,城市卫生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,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5天。
2015年,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,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,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排位比较靠前。其中,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市排第3位;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排第3位;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排第5位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第3位;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速排第3位;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排第4位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第4位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第4位;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排2位;财政收入增速排第3位。
注:1.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。
2.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。
3.本公报数据分别来源各项指标相对应的部门。
2016年7月